作為第一批進駐遂寧的電子企業,柏獅光電無疑是在遂寧成長壯大的很好典型。2007年,柏獅光電投資打造的第一個生產基地在遂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微電子產業園正式投產;2012年2月,柏獅斥資11億元啟動光電產業園建設。歷經幾年的高速發展,柏獅光電從一個在遂寧租賃廠房生產,年產值不足1000萬的企業,發展成自建產業園的主導企業,專業從事LED研發、制造、銷售。
柏獅打造光電產業園 不斷拉長LED產業鏈
近日,當記者再次來到柏獅光電產業園時,幾棟剛建成不久廠房映入眼簾,深棕色的外墻漆、流線型的屋頂設計,顯得十分大氣、時尚。廠房里已裝修的樓層已經開始投產,每層樓、每個車間都規范地布置著LED顯示屏、LED燈具生產流水線。公司目前有職工800余人,生產線120余條。“還有一部分還沒有裝修完,以備引進其他配套企業入駐園區。”柏獅光電專務部經理王建全告訴記者,公司計劃引進3家配套企業,目前正在商談。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LED生產主要有分為電子器件、照明燈具、顯示屏三大模塊。“我們主要是做產業鏈的中游和下游產品,產品主要有LED光源系列、LED照明系列、LED顯示系列。”王建全介紹說,近幾年來,柏獅不斷擴建廠房、做大規模、增加生產線,不斷延伸自身產業鏈。“但是上游材料很缺。”王健全介紹,LED上游材料包括驅動電源、芯片、膠水、銀光粉等外延材料都很缺,有的產品在整個四川都很少,而且上游企業很難引進來。
加強產業鏈上游企業的合作,是園區企業集聚發展目的所在。作為上游配套、專門從事PCB電路板生產研發的英創力電子,是柏獅在市內的主要合作企業。“看貨、供貨就分分鐘的事情,大大縮短了中間環節的耗時。”據介紹,柏獅需求的電路板80%來源于英創力,只有一部分從沿海購進。而在我市,電路板生產企業并不少,志超科技、海英電子、深北電子等都是行業中電路板生產的精英。
加快建成遂寧“芯臟” 促進產業鏈上“血液”循環
業內都清楚,芯片是電子產品的最核心元件,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都與芯片密不可分。因而芯片制造也是電子產業鏈上最核心的技術。
近年來,我國已發展成為全球電子產品消費大國之一,但電子信息產業一直飽受“缺芯少屏”之苦,國內芯片嚴重依賴外國進口。作為全省重要的電子產業基地,我市一直沒有一條真正意義上的芯片生產線,直到去年初廣義電子落戶遂寧。
沒有芯片制造,是不完善的電子產業鏈。芯片制造是電子產業鏈上游生產線,就像人體的心臟,有了芯片,整個電子產業鏈發展就會加快“血液循環”。作為我市重點建設項目,廣義微電子6英寸項目承載著填補我市電子信息產業芯片制造領域空白的重大使命。該項目總投資31.8億元的廣義微電子6英寸項目,設計產能15萬片/月,年產值達2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填補我市電子信息產業芯片制造領域空白,并將就近為我市志超科技等一大批電子企業提供配套。
去年以來,位于國開區窯灣村的廣義微電子6英寸項目正加快建設,預計年內將投產。公司投資建設的“0.25微米6英寸MOSFET”芯片項目,一期總投資5.6億元,建成后預計形成年產36萬片6英寸晶元的生產能力,可新增銷售收入4.3億元,帶動遂寧產業鏈新增產值40億元。
150余家電子企業集聚發展 “電子城”產業鏈逐步完善
走進志超科技生產車間,處處是工人們忙碌的身影。今年,公司新增加1000萬美元投資,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提高生產效率。今年一季度,志超科技進出口總額達到2740多萬美元,同比增加20%左右。
專注于電路板的英創力加速二期項目實施,專注于二極管、三極管生產研發的藍彩電子投入近億元用于技術研發創新……如今,我市一大批電子企業即加強產業鏈合作又相互競爭,大力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不斷拓展國際國內市場。
自2007年以來,通過政策招商、以商招商、鏈條式招商策略,園區引進了柏獅光電、雪萊特、鼎吉光電、大雁微電子、臺灣統懋等光電企業150余家,正式投產116家,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9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3戶,建成了具有企業集群化、產業鏈條化、技術高新化、營銷國際化特色的全國知名綠色光電生產基地、西部較具規模的微電子集中區,形成了從單晶硅、電路板、芯片,到模具、電子框架、二三極管、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應用的關聯性強、連接度高、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成為了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先行區和示范區。
上一篇:觸控與顯示產品技術展示交流盛會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4-30
相關新聞